• 无障碍浏览  |
  • 关怀版 |
  • 设为首页 |
  • 网站地图 |
  • RSS订阅|
  • 个人中心
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政务公开 > 信息公开目录 > 基础信息公开 > 新闻发布会

守底线、抓衔接、促振兴∣遵义市播州区不断探索乡村振兴路径


字体: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视力保护色:
  • 索引号: 000014349/2023-3561578
  • 信息分类: 新闻发布会
  • 发布机构:
  • 发文日期:
  • 文号:
  • 是否有效:
  • 信息名称: 守底线、抓衔接、促振兴∣遵义市播州区不断探索乡村振兴路径


9月20日,记者从“遵义市播州区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之“乡村振兴在行动”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自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,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来,播州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总抓手,坚持“守底线、抓衔接、促振兴”工作主基调,建立健全防贫预警监测帮扶机制、着力拓展脱贫群众增收途径,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


播州区以乡村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为重点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,不断探索可复制、可借鉴、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播州路径。



守牢底线,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


播州区持续落实“四个不摘”,建立了区、镇、村三级防贫监测机制,整合民政、医疗、水务、住建、公安等部门信息资源,各行业及时筛查预警线索,建立了信息共享反馈机制。畅通了农户自主申报、部门筛查预警、干部走访排查等风险发现渠道,做到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帮扶。截至今年8月底,全区已识别防贫监测对象1502户5312人,已消除风险716户2616人,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。


持续抓好“3+1”保障落实。教育方面,完善“双线”责任制和“七长”负责制的长效机制抓控辍保学,全区义务教育阶段脱贫人口适龄儿童就学全面保障,教育资助、“雨露计划”、助学贷款等政策实现应助尽助;医疗方面,脱贫、监测人口动态参保率100%,在家脱贫群众家庭医生签约率100%;“先诊疗后付费”“一站式”结算等政策持续实施。住房方面,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动态巡查工作,对全区群众住房安全开展走访排查。及时消除住房安全隐患。饮水安全方面,持续完善供水设施管护机制,自水来普及率显著提升。


三年以来,全区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,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。


努力增收,不断提高脱贫群众获得感


紧盯稳岗就业和发展产业增收两大增收途径发力,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。通过举办招聘会、开发公益性岗位、有组织劳务输出等方式,搭建“浙遵劳务直通车”“珠遵劳务直通车”“闽遵劳务直通车”多渠道促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。目前,有3.8万脱贫、监测劳动力在外务工。产业方面,围绕全区“一主两辅”主导产业及烤烟、高粱等特色产业培育,不断提升脱贫群众参与产业积极性,拓展增收路径。今年以来,投入资金1469万元实施因户施策项目,带动脱贫群众通过发展种养殖产业增加收入。



探索创新,全面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


聚焦“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”这一目标,按照“以点成带、以带促面、梯次推进、全面振兴”的工作思路,既尽力而为,又量力而行,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按照分级分类、梯次推进的原则,将全区162个农村村(社)划分为引领示范类、重点推进类和夯实基础类三个类型,针对不同村庄制定不同的标准,通过与群众共商共建,编制“一方案两清单”,共同发力,推进乡村建设和发展。目前,枫香镇苟坝村、三合镇刀靶社区被定为省级红色美丽村庄;鸭溪镇金钟村、洪关乡小坝场村、石板镇乐意村被定为市级特色田园乡村·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;将平正乡团结村、茅栗镇金山村等8个村定为区级示范试点。


目前,全区实现行政村通油路、行政村通客运、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、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“四个百分之百”;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.6%;全区电网覆盖率100%,供电可靠率达99.7%;行政村信息通讯实现全覆盖,村民组通讯覆盖率达90%以上;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%;近三年,厕所革命新改建农村户厕1.12万户,垃圾收运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覆盖率99%;医疗体系达标建设迈上新台阶,19个乡镇卫生院、5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、113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,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明显提升,农民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进一步增强。


上一篇: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