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嵇镇茶山村:加工销售“一条龙” 铺就增收新“稻”路
字体:大 中 小 |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| 视力保护色: |
尚嵇镇茶山村村民黄费贤:“这边包装好了以后,我们就一件一件地装箱,销往贵阳、遵义、安顺等地。”
时下,正值大米加工和销售的旺季,在尚嵇镇茶山村的大米加工厂里,金黄的稻谷经过脱壳、筛选、精米加工、灌装、封袋等环节,变成了一颗颗莹白清香的大米。工人们忙着分装、发货,一箱箱优质的茶山关大米从这里销往各地。
仓廪实,天下安。近年来,尚嵇镇茶山村以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为目标,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通过延伸稻米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,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,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共同发展。
水稻是茶山村的主导产业,这里山清水秀,气候温和,灌溉水来自山涧清泉,土壤则富含硒等微量元素,种出来的稻米颗粒饱满、醇香绵长,口感极佳。
“这里的米煮出来,又香又软,一家人都喜欢吃,经常来买。”顾客吴光霞说。
为推动优质稻全产业链发展,2022年,茶山村村支“两委”通过“党支部+合作社+公司+农户”的模式,建成投入使用大米加工厂,着力打造“茶山关”生态大米品牌,并依托贵州壹华仁堂商贸有限公司进行品牌运营,从产品种植、加工生产到销售提供全流程服务,订单种植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收购方式,带动了广大村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,村民田维今便是其中之一。
“今年种了十亩地的谷子,收了有一万多斤,以每斤2.2元的价格卖到村里面,卖了两万多块钱,非常满意。”田维今说。
如今,凭借自身的良好品质,茶山村大米实现了从“卖原粮”到“卖产品”,再到“卖品牌”的转变。今年,茶山村种植水稻800余亩,加工厂收购100余吨稻谷,带动群众增收20余万元,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,进一步延伸了稻米产业链条,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。
“我村坚持以‘党支部引领、村社企联建’为抓手,以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着力点,继续坚持发展千亩稻油轮作产业,做好做大义渡农庄旅游项目,推动形成企业获益、村级得益、群众受益的多方共赢格局。”尚嵇镇茶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邓一剑说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