泮水镇:“小工坊” 点燃乡村振兴新“新引擎”
字体:大 中 小 |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| 视力保护色: |
近年来,泮水镇坚持党建引领,立足实际,盘活闲置资源,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乡村产业的新路径,以打造“小工坊”为重要抓手,点燃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“新引擎”,助力乡村振兴。
走进泮水镇中坪村易地搬迁安置小区,位于小区安置房的世豪豆制品工坊内已是烟气缭绕,热气腾腾,豆香四溢。工人们正忙着将浸泡好的黄豆用粉粹机粉粹成豆面,豆面经过搅拌、膨化、成型、烘烤等多道工序,新鲜的豆腐皮、腐竹便出炉了。
豆制品等工坊的建立,为易地搬迁群众提供了在“家门口”就业的机会,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。
“我们在这里上班,离家近,一天有一百元钱左右的收入,还是挺满意的。”中坪村村民孙中群说。
泮水镇世豪豆制品厂是中坪村招商引资落户的小微企业,以黄豆为原料,生产加工豆腐皮、豆腐棒、腐竹为主。
“现在上了两台机器,安置10个就业工人,两台机器一天生产1500多斤,目前主要销往遵义、六盘水,云南昆明。”泮水镇世豪豆制品厂负责人亓国兵说。
为了盘活安置小区闲置下来的门面房,该村统筹考量,因村施策,采取“支部+公司+农户”的生产方式,引进小微企业拓宽乡村产业发展渠道,帮带困难群众,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,壮大村集体经济。
“中坪村依托独特的区域位置和资源禀赋,积极向上争取资金,引进小工坊两家,上规模企业一家,企业落户过后,能够解决中坪村150人的就业问题,增加了群众收入,壮大了集体经济。”泮水镇中坪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张锡科说。
中坪村“小工坊”变“致富坊”只是泮水镇招商引资推进小微企业建设,解决群众就业,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泮水镇针对辖区内没有企业,群众就近就业难的问题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先后引进了57家“小工坊”分布在各村社区,着力促进“小工坊”等小微企业吸纳群众就业。帮助常住各村社区的2000多名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。如今,“小工坊”变“致富坊”,已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的“新引擎”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